近年来,兴化市老干部局坚持贯彻落实“银发生辉・银龄行动”,引导广大老干部通过扮演“政策宣传员”“技术指导员”“健康守护员”“文化传播员”“法治护航员”五大角色,为构建基层善治新格局注入“银发动能”。
政策宣传员:送政策传党音,让理论落地生根
老干部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是政策宣传的“活教材”。兴化市老干部局组建“银发宣讲团”,选拔市委党校、宣传部、市政协等单位老同志,深入学校、企业、社区、庭院开展宣传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红色故事送入“寻常百姓家”,已先后赴戴南镇、沈伦镇等地开展宣讲40余次。市住建局、城管局老干部志愿队则聚焦民生细节,走进社区、小区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宣传戗牌、发放资料、现场咨询等方式,为居民讲解燃气安全、垃圾分类等知识,切实提高居民对错误用气危害的认识,增强环保安全意识。如今,“有政策找老干部问问”已成为兴化群众的共识,党的方针政策通过老干部的“传声筒”,真正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技术指导员:送技术帮致富,为发展添智赋能
老干部专业扎实、经验丰富,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技术后盾”。兴化市老干部局组织银发技术人才将科学技术与实践经验“送上门”,精准助力生产经营。市农业农村局组建“银发农业科技服务团”,新老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提供养殖技术咨询300多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40余场,受训人数达700多人,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销售、经营等实际问题150多个。工信局、生态环境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的180名银发科技专家,则前往戴南镇、开发区等地调研企业生产活动,了解经营情况,引导企业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为全市经济发展出谋划策10多条,用专业智慧激活发展动能。
健康守护员:送健康暖民心,为生命保驾护航
老干部医者仁心、关爱民生,是守护群众健康的“银发卫士”。兴化市老干部局组织银发医疗专家开展健康服务,筑牢民生健康防线。市人民医院老干部成立“杏林银发人才工作室”,传递爱心进社区、进乡村,近年来深入钓鱼镇、合陈镇、永丰镇等地开展义诊、慰问困境儿童等活动近20次,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卫健委老干部朱引根在市老年大学开设中医养生班,多次举办老年保健知识讲座,疫情期间录制新冠病毒防护知识视频,帮助广大老年朋友科学、精准防护疫情,用贴心服务温暖民心,深受群众欢迎。
文化传播员:送文化聚力量,让文明浸润人心
老干部才艺兼备、热情高涨,是弘扬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者”。兴化市老干部局鼓励银发文艺骨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 “精神食粮”,传递好声音、弘扬正能量。市老干部艺术团精心编排腰鼓秧歌、舞蹈、京剧、独唱、快板、大合唱等节目,歌颂美好新时代,先后开展“老少同乐颂党恩 携手喜迎二十大”“芳华永驻 赓续华章”等文艺演出20多场次。市老年大学设立“康乐摄影”“吴加华诗词”等“银发工作室”,指导老年朋友创作摄影、诗词、书画、音乐等优秀文艺作品,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诗词朗诵会、摄影作品展等形式向社会展示“银龄风采”,将“文化养老”理念传进千家万户,用文化力量凝聚发展共识。
法治护航员:送法律促和谐,为治理筑牢根基
老干部熟谙法律、威望颇高,是维护社会和谐的 “法治先锋”。兴化市老干部局发挥政法口“老公安”“老司法”专业优势,组织他们在普法宣传、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方面发挥余热。市公安局、司法局等单位老干部组建“银发生辉 蓝色护盾”志愿服务队,携手青年反诈普法专家走进昭阳街道文峰社区,向居民“零距离”讲授反诈知识和法律常识。原昭阳镇司法所所长朱连退休后在兴化市法院从事诉前调解工作,创立“坚持四个到位”调解工作法,十余年来化解纠纷3000多件,调解成功率达98.3%。市司法局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返聘10余名老同志担任行业组织调解委员会专职调解员、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为社会和谐稳定、基层高效治理注入银发智慧。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下一步,兴化市老干部局将继续创新工作载体,完善保障机制,让更多老干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善治新格局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