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挥作用
 

老党员工作室:“五大角色”构建基层善治新格局

信息来源:泰兴市委老干部局    发布日期:2025-07-08 10:42

泰兴市委老干部局坚持因地制宜、就近就便原则,重点培育打造了一批“品牌特色鲜明、项目服务精准、示范作用明显”的老党员工作室。广大老干部依托工作室载体,找准角色定位,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投身社区治理、矛盾调解、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以“银发力量”赋能基层善治。

当好政策“传声筒”,架起党群连心桥。宣堡镇“银杏树下”老党员工作室成员发挥政治素质好、思想觉悟高、知识领域广等优势,组建志愿服务宣讲队,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等“小平台”“小场所”进行“大宣讲”,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七一讲党课”、党纪学习教育等专题宣讲30余场。延令街道越街社区退休老干部桂炎牵头成立老党员工作室,组建“五老”宣讲团,深入社区、校园分享革命故事、领读红色经典、传达政策理论,数年来,这支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队伍坚持奔走在宣讲一线,累计开展理论宣讲50余场。古溪镇17名退休老党员,联合2名社区工作人员与3名热心群众,开设“红烛先锋”宣讲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好发展“智囊团”,激活治理强引擎。河失镇“银领先锋”老党员工作室急民众之所急,解民众之所忧,凭借人脉和威望,吸收扶贫贴息项目贷款300万元,为6个家庭农场、4个私营企业解决发展生产资金瓶颈问题。宣堡镇“银杏树下”老党员工作室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选派先进村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村干部与后进村和其他村村干部结对,帮助厘清思路、转变观念,谋划符合村实际的发展目标和措施,推动乡村振兴。新街镇“‘银’领‘新’绿”老党员工作室聚焦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由14名在果树种植、家禽养殖、农机技术等方面有经验、有特长的老干部担任“乡村发展指导员”,牵头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企融合共赢模式,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当好普法“调解员”,织密邻里和谐网。曾任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退休老干部何健忠,吸纳司法系统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社区工作者等14名老党员创建“何健忠老党员工作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质化参与矛盾调解,累计化解矛盾纠纷800余起,为老百姓打造家门口的“和谐驿站”。法院“法润天平”老党员工作室的老同志,在支部书记侯明泉的带领下,积极发挥余热开展普法宣传,通过入户走访、专题讲座、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切实增强群众反诈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黄桥镇张荣、叶仁才,珊瑚镇丁中安,滨江镇杨树人等老干部,各自牵头成立矛盾调解工作室,广泛动员、多点发力,协助处理民间纠纷,助力基层法治建设,以银发力量点亮乡村和谐新图景。

当好文明“代言人”,引领时代新风尚。古溪镇“银辉润风”老党员工作室成员通过微信、宣传栏、电子屏等多元化宣传载体,广泛发布公益广告、文明公约与行为规范,大力开展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内涵,引领居民遵德守礼、向善向美。宣堡镇“银杏树下”老党员工作室积极助力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研究形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村规民约三字经》,精心打造文化墙、文化长廊,营造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浓厚氛围。延令街道“桂炎老党员工作室”多名成员加入“越街故事”课题组,遍访群众、挖掘资源,用3个月时间编撰了10万余字的《越街览胜》,为传承地方文脉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好爱心“播种者”,传递银龄正能量。张桥镇刘正纲、分界镇李光才、虹桥镇陈铁善等从教育战线上退下来的老同志,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缺乏良好学习环境和有效家庭监管的现实问题,筹办校外教育辅导站,创建老党员工作室,免费为村社区青少年提供课业辅导、课外兴趣班、劳动实践等服务,在其带动示范之下,目前全市“五老”志愿者辅导员人数已达900余人。河失镇“晚晴河失”老党员工作室大力弘扬扶弱助残美德,针对残疾人群体常态化开展捐赠棉衣、打扫卫生、整理床被、测量血压等志愿服务,在中秋节等传统佳节,走进市残疾人托养中心苏馨家园举行慰问演出,传递温暖与关怀。

版权所有:中共泰州市委老干部局    备案号:苏ICP备16011111号-1

联系电话:0523-86363255    传真:0523-86361512

离退休干部工作

江苏老干部

泰州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