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陵区城东街道东风社区,有这样一位“上班族”:年过六旬,却风雨无阻,每天8点30准时出现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社会组织工作坊。他就是东风社区离退休干部“金枫”支部党员、泰州市历史学会会长陈阿泉。62周岁的他,精力充沛,步履坚定,虽已退休,却将挖掘本地党史、开展红色宣讲,当成了自己的“新岗位”。伏案查阅史料、整理访谈笔记、精心打磨宣讲课件……他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一丝不苟的劲头,仿佛仍在职在岗。他常说:“既然退休了,我的心就在社区,这‘班’就得上好。”
作为一名退休历史教师,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陈阿泉深知,传承红色基因,根基在于深挖历史。他秉持“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严谨态度,带领市历史学会的同仁们,将“办公室”延伸到了田间地头。为了还原历史真相,他们不辞辛劳,常年开展田野调查。陈阿泉尤其关注泰州本土的抗日斗争史,他带领团队多次深入城郊,寻访耄耋老人,踏勘当年战场遗迹,搜集散落的口述史料和实物证据。通过日复一日的探寻,他们从一位九十多岁老人的回忆里,挖掘出李明扬带领抗日游击队在唐甸村指挥抗日的珍贵细节,这些细节为丰富和佐证地方抗战史提供了有力支撑。正是这种执着,让他主编的《泰州红色记忆》《烽火岁月——泰州革命故事集》等著作,内容扎实,细节生动,填补了多项地方党史研究的空白。
有了丰厚的史料积淀,陈阿泉的宣讲便有了源头活水。他坚信,“讲好红色故事,既要‘有料’,也要‘有味’”。他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将严谨的史实与充满温度的讲述相结合。在备课时,他常常为了一个细节的真实性和表达的感染力,反复推敲,直至深夜。他讲泰州党组织在昭昭汪星火初燃,讲沈毅烈士等革命先烈的慷慨赴死,也讲抗日游击队在唐甸村与百姓同仇敌忾的动人故事。他的宣讲,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情感的共鸣,让听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在东风社区的“红色书吧”,在“主题党日”的活动现场,在市、区级机关、大中专院校的报告厅里,总能看到陈阿泉激情澎湃宣讲的身影。他为老党员追忆峥嵘岁月,为青少年讲述英雄童年,激励他们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他的宣讲足迹遍布城乡,年均超过30场,受众数千人次,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传声筒”。
陈阿泉的行动,深深感染着东风社区离退休干部“金枫”党支部的每一位党员。在他的带动下,支部形成了“学党史、讲传统、作贡献”的浓厚氛围。支部书记李爱华感慨道:“陈会长不仅自己‘退休不退岗’,每天坚持‘上班’,把工作室当成战斗堡垒,更用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炽热的奉献情怀,点燃了大家服务社区、发挥余热的热情,是我们身边最鲜活的榜样。”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陈阿泉以 62 岁的长者之姿,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一丝不苟的耕耘,在社区这片沃土上,续写着人生的华章,那盏常常亮至夜晚的灯,照亮了红色精神传承的道路。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永不褪色的忠诚与担当,让信仰之光在新时代的讲台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