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普惠托育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二十大报告中也首次聚焦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两项重大部署,为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可遵循基本路径。
一: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统筹发展需要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养老服务的全面统筹发展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一致行动的,需要形成新的科学理念和认知,才能建立有效的服务保障体系。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为了有效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应当从全面统筹发展的高度做好“三个统筹”:一是统筹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家庭规模、迁移流动等影响使得原有家庭养老功能带来新的挑战,要完善家庭养老功能,发挥多元主体参与作用,推动社区居家机构协调发展,从老年人、子女、家庭等全方位为家庭养老提供支撑也是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统筹代际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人口老龄化问题本质上是代际平衡的问题,只有保持代际更换平衡,才可能实现家庭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养老服务作为民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其他年龄人群服务、各领域各类别服务统筹平衡发展。
二: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展需要精准摸清老年人新需求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养老服务的传统供给方式亟需升级。一是个体需求层次多元多样,从整体上来说,老年群体呈现对服务类别有着不同的需求,老年人针对各类服务的需求也存在多样化倾向,不同健康状况、年龄、收入、文化和家庭等因素均会对服务需求内容、程度、倾向产生影响。二是养老需求动态变化,对养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除了生活照料和护理之外,开始对高质量的发展型服务、享受型服务和专业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现有的养老服务内容较为单一、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护理员的市场缺口大,养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老年群体高质量的养老服务需求。
三: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为养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才和科技支撑,离不开科学高效的监管体系。当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还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一是专业服务人才短缺,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以“40、50”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居多,相当一部分人员未经系统的专业化培训,二是专业人才“留不住”,由于薪资及待遇原因,获得职业资格的养老护理员更倾向于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护理服务,也有部分养老护理员到国外从事护理工作。三是科技支撑作用发挥不足。目前我国养老服务科技创新和数据管理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互联网+”、智慧养老等产品和服务处于起步阶段,国产老年产品种类少、技术含量低。养老服务方式以线下为主,缺乏灵活性和便捷性,基于互联网、新媒体的远程服务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式服务尚未全面普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参与,需要从全年龄阶段、全人群、全领域统筹发展,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才能给老年人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