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陵区城南街道莲花社区以“党建引领、三维赋能”为主线,通过系统化组织、精准化施策、长效化激励,让老党员从社区的“存量资源”向“治理增量”转化,走出一条“银龄之力”开启基层善治共治新局的坚实之路。
体系赋能强基固本,引“银龄智库”在社区治理中“破茧成蝶”。组织体系是筋骨,莲花社区深谙“梧桐叶茂凤来栖”之理,构建立体化支撑体系,推动社区银发力量从“分散个体”升级为“协同智库”。一是上下贯通聚才,织密“一张网”。聚焦纵向贯通、横向联动,构建“1+3+N”组织体系,即以莲花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核心,打造金枫生辉工作室、玉玲调解室、“银领先锋”志愿服务队三个载体,在网格、楼栋设立N个“银龄先锋岗”,形成“党建引领、阵地牵头、岗位落地”的全覆盖网络。二是分类建库释才,激活“蓄水池”。建立“银发人才库”,深度解析社区需求,将老同志按照党建、教育、调解等6类专长分类建档,动态管理。加强与职能部门沟通,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社区邀约”模式,吸纳26名“银发人才”入库。三是智慧培养提才,打造“生力军”。针对老党员知识结构老化问题,通过开设专业讲堂、组织实践研学、举办数智培训等方式,累计培训老同志200余人次,推动其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
项目赋能靶向施策,促“银龄经验”在基层实践中“开花结果”。坚持“需求导向、项目驱动”,针对社区治理痛点,实施“微讲堂、调解室、管家团、服务队”四个微项目,推动老干部多重优势与基层需求精准对接。一是银龄微讲堂传承红色基因。发挥易耀秋、吴建生等老专家的特长,为党员群众、青少年、外卖小哥等不同群体讲述党史故事、民俗文化,传递正能量。二是银龄调解室维护和谐稳定。依托“玉玲调解室”,建立情感调解、法律调解、道德调解的“三调联动”机制,化解邻里口角、经济问题矛盾纠纷50余起,成为全省“老娘舅”调解的知名品牌。三是银龄管家团参与精细治理。老党员钱红山担任社区业委会主任,朱年华、张凤贵等老党员积极认领“金枫”志愿者,协助社区做好“暖心暖阳”“五方共治”等工作,小区物业缴费率从7%提升到82%,居民满意度从40%提升到90%。四是银龄服务队共建幸福家园。利用小平台、铁脚板,将绿化补植、废弃太阳能清除等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及时反馈、高效传达给社区。真诚关爱社区困难群体和青少年,协助拆除违章建筑,在党纪学习教育中被全区推广。
生态赋能厚植沃土,助“银龄力量”在治理体系中“常青常新”。着眼“服管并重、全链激励”,建立常态长效“三双机制”,让银发力量竞相奔流、生生不息。一是“管理+服务”双轮驱动。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优“金枫之家”活动阵地,就近联合宝带社区、美好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12场,激发老党员使命感和荣誉感,激励政治优势转化为组织效能。二是“荣誉+激励”双链协同。依托“爱心连‘莲’”平台构建互助服务机制,采取“今日存积分、明日兑服务”的方式激励老同志银发生辉的内生动力,多名老党员被评为“五星储户”,形成“奉献—认可—再奉献”的良性循环。三是“品牌+典型”双向融合。锚定品牌化运作与典型化塑造的深度融合,打造“银领先锋”党建品牌,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展示“银领先锋”党员先锋谱,通过“美德善行榜”、人物专题视频、广场宣传栏等形式,立体展映“银发先锋群像”的先进事迹,形成“品牌孵化典型,典型反哺品牌”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