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化市委老干部局创新构建“匠心、精心、暖心”三维教育体系,以“新意、创意、诚意”激活离退休干部党员学习教育“一池春水”。
凭“匠心”雕琢教育内容,使党员教育有“新意”。紧跟时代与离退休干部党员实际,不断增强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精准滴灌破除照本宣科。通过电话沟通、问卷调查、上门访谈等方式,全面掌握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兴趣点、关注点。针对政策解读、健康养生等需求,量身定制学习套餐,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开展“点单式”教学。创新机制激发学习热情。将收听收看先进事迹专题报告会、《榜样9》专题节目等融入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固定学习日,并约请优秀老党员、先进典型等讲述身边的故事。目前已开展宣讲6场,覆盖党员248人次。沉浸体验筑牢信仰之基。深挖本地红色富矿,结合党纪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等,串联中共兴化县委成立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成3条研学路线,以“现场讲解+情景再现+感悟分享”,让1800余名老党员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
借“精心”创新教育形式,令党员教育有“创意”。构建“指尖+特色+实践”三维教育矩阵,打造具有地域特色、适老特点的党员教育体系。用好用活指尖课堂。针对部分离退休干部党员流动性强、年老体弱党员集中参学难等问题,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工作”“江苏老干部”“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优势,在“银发先锋e家”微信群及时推送网上专题报告会、银发宣讲微讲堂、理论政策等,方便老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指尖点播即时学习。做优做实特色课堂。立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资源优势,将离退休干部党员学习教育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兴化特色的“文化课堂”“体验课堂”,让教育既接地气又有温度。市老年大学戴窑分校开设戴窑砖雕(省级非遗)课程,非遗传承人朱洪干手把手教授砖雕技艺。谋深谋细实践课堂。注重将学习教育结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行动,建立“学用转化双循环”机制,打造“银发三长”“银龄红管家”“昭阳红”“志愿服务孵化基地”等四大志愿服务项目,把老同志所能所愿与基层所需所盼结合起来,引导500余名老党员在基层治理、医疗便民、关爱帮扶等方面献智出力。
以“暖心”覆盖教育人群,让党员教育有“诚意”。坚持将制度保障作为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的“压舱石”,让服务管理更具人性化和针对性。构建“暖心教育”长效机制。针对离退休干部党员年龄跨度大、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的特点,对身体健康、行动便利的党员,依托离退休干部党员之家、老年大学(分校)等地开设“银龄课堂”,每月集中组织学习教育;对高龄、行动不便的党员,推行“送学上门+云端课堂”模式,通过党员志愿者入户送学习资料等方式,确保教育不掉队。打造“银龄乐学”精神家园。始终将文化养老融入到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中,整合镇街老干部活动中心(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资源,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市老年大学分校建设的实施方案》,推动全市22所老年大学分校和3个村教学点开班,共招收老年学员2100余名,有效满足广大老同志精神文化需求。织密“老有所依”保障网络。贯彻“教育有温度、服务有质感”理念,为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学习教育解除后顾之忧。联合市卫健委、人民医院、中医院等组建17支医疗服务团体,为离退休干部提供上门巡诊、健康管理等10项高标准医疗服务。去年以来,共解决老同志急难愁盼问题80余个,帮助困难老干部及遗孀50余名,落实帮扶资金近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