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引领
 

救助困境儿童一个也不能少-------记兴化市昌荣镇关工委副主任万仁佑先进事迹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6-06 09:28

近年来,兴化市昌荣镇关工委副主任万仁佑,根据省市关工委要求,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深入调查协助办理困境儿童的救助保障手续,让10名孤儿、21名单亲家庭的儿童走出生活困境,享受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救助困境儿童甘愿吃苦受累

前几年,省市关工委先后发了文件,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将困境儿童纳入社会救助保障体系,这是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的具体体现。于是,他主动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据了解,昌荣镇2013年已享受孤儿待遇的10人,年龄最小的13岁,有3人18岁,2012年享受单亲补助的6人。通过调查,这两种对象与现实状况相差较大,孤儿年龄最小13岁,12岁内没有一个儿童享受孤儿救助待遇,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宣传不到位,申请不及时。出现了看不到文,摸不到门,找不到人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向党委负责同志汇报请示后,立即把市政府有关文件复印,分别发给镇负责同志和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宣传,把党的政策交给群众,努力提高基层干部对困境儿童成长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并且唐子、傅家、双星、欣荣等村主要干部亲自陪他到孤儿和单亲低保家庭,上门搜集有关材料。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更是认真负责,尽心尽力,为困境儿童跑上跑下办实事的精神,他也深深地受到感动,逢人便说:“救助困境儿童,一个不能少”。

2014年底,万仁佑到盐北村搞调查时,中午突然感到腹部疼痛难忍,冷汗把身上衣服全部湿透,连夜到南京军区总院抢救,在重症监护病房十天,两次休克,后在医护人员救治下,最终转危为安。一个月出院后,体重下降39斤,回家休息没几天,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63名困难学生家庭的调查。亲友家人看他身体未完全恢复,多次劝他在家养养身子,忙了一辈子,还图什么?他总是笑着说:“牛扣在桩上也是老,帮困境儿童,吃苦受累,我心甘情愿。”

二、发扬“四不”精神,协助办理申报

办理困境儿童救助保障手续,政策性很强,要求也很严格。因此,他尽快熟悉申报材料的要求,熟悉政策规定,掌握申报条件,同时发扬“四不”精神”。一是不计得失。走村入户工作总有许多不便,既要做好工作,还要尽量方便群众。如申报材料都需要照片,他到基层办事习惯自带照相机,不收一分钱,这样大大方便了群众。为了协助办好困境儿童救助保障手续,2014年冬天,他跑了五个村,在李府村正好被镇党委书记遇上,刘书记关切地对他说:“大冷天要注意保护身体,要注意安全。”他一方面感谢组织的关心,在村工作时遇到困难仍然坚持克服,有一天中午,到一村调查,已到吃饭时候,回家吃饭迟了,于是在人家热情劝说下,吃了一顿顺便饭。几年来他坚持不吃招待饭,不打电话,不带口信。一次在喊陈村调查时,中午就在村主任家吃了一顿冷饭冷菜,还有一次在刘桶村鱼塘边上应付了一顿。

二是不分寒暑。几年来他在协助办理救助保障手续时,不分严寒酷暑,调查摸底单亲、孤儿家庭情况,是在数九寒冬,完善申报材料是在夏天,前后花了30多天时间,跑遍了全镇的35个自然村,走访了所有的贫困学生家庭,把所有符合救助申报条件的单亲孤儿基础材料全部做好。2015年暑假期间,唐泽村一村民与湖南一妇女结婚后,仍留恋网吧不务正业,外地女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两年多,至今杳无音讯。此人8月27日在苏南上吊自尽,留下四岁女孩成为了孤儿。听到这消息后,他立即自带相机找到门上,在村干部的协助下,第二个月就为其申报了户口,上报了孤儿待遇救助申请。

三是不厌其烦。为完善困境儿童救助上报材料,每次都要配合民政办的同志“三进县城”,有时有的单位工作人员还不给好脸色,为了办好困境儿童的救助,他“忍了”。事情办成了,心里踏实了。

四是不搞虚假。在协助办理申报材料中,他坚持实事求是,不搞虚假,符合申报条件的及时帮助申报。如该镇木塔村的一名两岁女孩,父母重残,符合享受孤儿生活待遇救助条件,家长没有离家门跑一步、用一分钱,申报材料在村干部的协助下,及时上报,目前每月享受国家救助金1050元。在申报工作中先后得到市关工委和妇联、民政局的负责同志的认可和赞许。党委书记刘金鹏在去年春节后的全镇总结表彰大会上说,昌荣镇关工委老同志去年为孤儿和单亲贫困家庭儿童办理救助申请材料,走村串户,不辞劳苦,精神可嘉,为全镇弱势群体孩子又办了一件大好事。

三、组织结对帮扶,促进健康成长

在生活上关爱困难儿童固然很重要,但关心他们的思想和学习情况更为重要。在协助办理困境儿童救助保障手续同时,万仁佑多次到学校逐校逐班逐人组织结对帮扶落实“三帮一”或多帮一措施。一名单亲或孤儿学生必须有“三人帮”或“多人帮”,学校明确一名任课老师或班主任帮,班级明确一名品学兼优的同学帮,社会上明确一名“五老”帮,或有一定素质的邻居亲友帮,并明确了检查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每一个单亲或孤儿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如富民村孤儿小许的父亲因车祸身亡,母亲生养后离家出走,杳无音讯,她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爷爷奶奶管得少,小许上学后调皮捣蛋,成绩一直较差。通过“三帮一”活动的开展,小许的学习成绩明显上升,年终考评时关工委、学校给小许颁发了“学习进步奖”。此外在救助困境儿童工作中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发现什么问题立即帮助解决。有效促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2015年8月下旬,西张村一位退休老人到我家告诉我七岁的小孙女,没有户口无法报名上学,我听后,二话不说,立即骑着电动三轮车带他一起去找计生办、派出所,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几天时间就为该女孩上报了户口。开学后顺利地进了校园上小学。

天道酬勤,几年来,万仁佑为困境儿童协助办理救助保障手续,吃尽了不少辛苦,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孩子们称他为“好爷爷”,干部群众称他为“困境儿童的贴心人”。最近,他被推选为“泰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版权所有:中共泰州市委老干部局    备案号:苏ICP备16011111号-1

联系电话:0523-86363255    传真:0523-86361512

离退休干部工作

江苏老干部

泰州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