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关工廿余载 倾情奉献下一代——靖江市孤山镇原人大主席 邵志彬
一九九三年,我从孤山镇镇长岗位上转任人大主席时,就开始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退休后,担任孤山镇、城北园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廿多年来的关工生涯,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身体力行,作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并先后多次被评为靖江市、泰州市以及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一、全心投入,忠诚敬业
立下誓言。初入关工门,首次参加泰州市关工干部培训班学习时,我有三个想不到:想不到退下来以后还有为党为人民工作的事情可做,想不到还有继续学习充“电”的机会,更想不到的是上级领导会如此器重。原来我认为,我的家境优越,子女优秀,待遇优厚,退休后完全可以在家安度晚年。通过学习培训,我仔细一揣摩,深深感到做关工委工作不是可大可小、可多可少,更不是可有可无,因此我下定决心,必须用党性、良心,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做到“立足孤山眺长江,情系关工谱华章”。
踏实工作。孤山镇、城北园区辖二十六个村、社区,共六万三千多人,地域较广。为了深入村社区了解基本情况,指导具体工作,协调相关事宜,我总是骑自行车、骑电瓶车,二十多年多部车被我骑坏报废。为筹建李王、乐稼、广陵三个村与团结小学联办校外教育辅导站,先后三次冒雨骑车前往,原广陵村支部书记侯小灿深情地说:“年过古稀的邵老对联办站如此顶真,我们再不出力说不过去。”正能量产生正效应,石桥村与团结中学联办站开班当天,我从家里骑车走了20多里路赶到辅导站,在辅导站门前迎接学生及其家长,指挥停车,安排休息,使学生家长十分感动,连声说共产党好,辅导站好。在筹办城北园区镇南村与孤山中学联办教育辅导站过程中,我与村总支书记多次商讨,并一同到园区向党委王靖书记汇报请示,王书记当即表态,将原孤山检察室的用房专门划出门面上的六间,作该村关工委办公及辅导站教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活动室,像这样独门独院、标准一流的辅导站,堪称全市独一无二。
转换角色。自担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后,我主动调整心态、转变角色,放下架子,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以工作实绩和成效赢得领导的高度重视。多年来,凡是关工委的重要会议,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到场作报告或讲话,凡关工委开展各项活动所需经费都得到全面落实,甚至有关活动须动用车辆,也都能得到及时安排。村、社区党委一把手,也都能主动过问和参加关工委活动。
二、专心探索,务实创新
选优配强班子。辖区内二十六个村、社区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我均采取“双推、“双定、一发文”的做法。根据调优调强的原则,不断调整充实优化组织结构,村民小组居民小组均配备关工小组长,实现关工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为了提高村、社区常务副主任以及“五老”的综合素质,除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外,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组织赴滨江现场学习,请全国关工先进个人到“五老”人员培训班来作现身说法。目前,园区、全镇基层关工委工作各项制度完善,运转正常,活动成效显著。
驱动联合办站。我首先在山东村组建了孤山初中-山东村联办站,这在全市开了先河,并于2012年通过验收,成为泰州市校外教育辅导示范站。随后,把这一成功的做法向全镇推广,在不长的时间内,孤山小学与孤山村、园山居委,团结小学与乐稼、广陵、李王村,团结中学与石桥村也先后联合办站,并同时建立了孤山镇校外教育辅导中心站。在城北园区,真武小学也与齐心社区、城北社区办起了联办站。目前,我镇现已实现校外辅导站、点全覆盖。在创新办站模式的同时,我还在创新辅导内容上下功夫。在紧紧围绕思想道德教育主线的同时,结合每年主题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活动外,孤山中学、山东村校外教育辅导站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泥狗子”作为乡土教材列入辅导内容,传承靖江优秀文化遗产,并将编写的教材和授课情况制作成电子视频,获江苏省视频案例二等奖。我一直过问孤山小学、孤山村、园山居委联办站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作用,并编写《爱的旅程》视频案例,获得省二等奖。“让三爱在鼠标点击中迸发”的典型经验还在省相关大会上作了交流。我镇联东村砖瓦厂工人都是外来打工者,且大多是少数民族,外来学生有三十多名。为了使关心下一代工作不留死角,我们与联东村党支部、关工委以及厂方一起召开联席会议,商定由厂方安排场所,购置必要器材,村企共同聘请辅导老师,一起开办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康乐之家”,同时动员孤山中心校赠送图书2000多本,并亲自购买了象棋、军旗、斗兽棋等活动器具赠送给“康乐之家”,多次冒酷暑骑车前往检查指导,促使辅导站活动正常开展。真武小学是一所外来打工者子女占98%的学校,同样为了解决这些孩子节假日的学习和安全,把校外教育辅导站升格为“流动学生康乐之家”,为这些孩子常年服务,常年受益。
用好实践基地。我充分利用孤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每年与孤山中心小学一起培训红领巾讲解员。在清明节前,到陵园向前来悼念革命先烈的同学们及各界人士讲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这一做法已坚持了十多年。为了扩大对关工委以及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宣传,经我倡导,镇、园区有条件的村和社区在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制作电子荧屏,不定时播放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有关的内容。新一社区在宣传廊开辟了关工工作专栏,及时宣传上级有关精神和工作要求以及本社区关工工作的活动剪影和“五老”事迹。
三、用心尽责、关爱后代
让特别生明理性。我一直尽我所能努力工作,用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少年,用真情真爱挽救问题青少年,想方设法多渠道帮扶弱势青少年。家住通太村的一个女孩,因父亲服刑,母亲离家出走,该女孩只得跟祖父母生活。当得知其考取高中,无钱交费时,我向泰州慈善总会争取到每学期救助该生1000元,并动员该村爱心人士每学期予以救济1000元。新一社区有一名在省靖中专校就读的学生,父亲因车祸亡故,母亲改嫁,因祖母思想观念陈旧,法律意识淡薄,担心孙子失去财产继承的权利,致使孙子弃学,并纠缠其母亲交出房产证。当该特别生遭到母亲拒绝时,就打骂母亲,并砸坏母亲的电瓶车。我得知该情况后,与新一社区有关领导及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一起分析情况,弄清症结,确定工作对策,分别与该生的祖母以及有关亲戚谈心做工作,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前前后后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谈话做工作数十人次,终于让其祖母解开了心结,让孩子也认识到了错误,让其母亲也学到了正确的教子方法,最后达到一家和睦,亲情如旧。
让特困生开眼界。弱势群体由于家势贫困,平时只能从家门到校门,对靖江的巨大变化了解甚少,更说不上外出扩大眼界、增长知识,我两次组织镇弱势群体学生,去江阴黄山要塞、徐霞客故居、生祠岳王庙、刘国钧故居、靖江竹林人家、新时代造船厂等地参观游览学习,与有关学校老师一起,组织车辆,负责安全,沿途介绍相关景点,使孩子们非常高兴和感动。每次活动结束都诚恳地向我们道谢。
让高中生不辍学。2013年广陵村有一名就读第一高级中学的学生,母亲在一次车祸中身亡,父亲重度残废,全家生活靠年迈祖母照料,家境十分困难,我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亲自带上慰问品,会同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登门看望,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并和该村领导,共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该孩子顺利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