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引领
 

红色基因的传承者——钱鸿江

信息来源:姜堰区委老干部局    发布日期:2023-06-06 09:28

2020年建军节,蒋垛红色苏维埃纪念馆,45名来自海陵区苏陈实小的学生,正静静地聆听着讲解。“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欢迎小朋友们来到蒋垛苏维埃纪念馆。这里,曾经诞生了原泰县地区第一位中共党员和第一个党支部,这里还是苏中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诞生地,也是红十四军发祥地之一……”

这位讲解员,就是纪念馆馆长、蒋垛镇原人大副主席钱鸿江。从纪念馆建成至今,这样的义务讲解,钱鸿江一干就是20年。仅在2019年清明节期间,钱鸿江就接待了前来祭扫先烈的3000多名机关干部和少先队员,最忙的一天,老钱作了10场专题宣讲。

早在20世纪80年代,趁着大批早年参加过党的活动和革命战争的老人还健在,钱鸿江就投入了对本地早期党的革命活动、革命烈士事迹和革命战斗故事的调查、收集、整理工作。他跑遍了全乡的每个村落,走访了近百位参战老人;与烈士家属、当地村民座谈交流;利用出差寻访、书信函访、电话采访等途径,请教曾在蒋垛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资料和战斗故事。他采写的一大批战斗故事、英雄事迹被收入县政府编撰的《英烈故事》、《群众革命斗争英雄谱》,还有10多篇被编入《泰县文史资料》。

20世纪90年代末,时任镇党委宣传委员的钱鸿江经过多年的思索,郑重地向镇党委提出了在蒋垛建立苏中第一个苏维埃纪念馆的建议。建议得到批准后,钱鸿江主动请缨,先后三次去南京,请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泰县第一任宣传部长)戴为然为苏维埃纪念馆题写馆名;请扬州设计院为苏维埃公园设计浮雕;请南京美术学院设计展馆。同时,他四处奔波,征集全镇烈士及功臣人员的奖章、证书、纪念品、烈士遗物等各类实物。他还查阅了大量史料,撰写了近万字的展览文字说明,拍摄和翻印了许多珍贵的图片等。经过半年多的努力,2000年6月展览馆终于落成。从此,该馆成为江苏省唯一的苏维埃政权纪念馆,并列入泰州市的红色旅游景点。老钱从此也担当起纪念馆义务讲解员。如今,该纪念馆已成为扬州大学、泰州高等院校、姜堰区中小学生、离退休干部、共青团员的红色教育基地、全区党员干部活动基地。

2009年,钱鸿江从镇人大副主席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他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研究和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上,撰写史料史实成了他乐此不疲的新追求。近年来,他先后编写了50万字的古镇丛书《蒋垛》,为上级文史部门撰写了10多万字的《三亲史料》、《家风、家规、家训》、《姜堰名村》、《姜堰文史集萃》、《姜堰精英人物》等文章100多篇。

“沉淀的历史,需要有人发现和挖掘,否则将被人们遗忘”。2015年老钱采写了一篇题为《蕙质兰心女英雄》的长篇报道,记叙了本地抗战支前女模范、89岁老人李兰英的感人事迹。该文先后被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周报》、《泰州日报》、《姜堰日报》采用。李兰英老人作为全泰州市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活动,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2016年,老钱挖掘整理的“百岁老红军吴九成的传奇人生”,被如皋市红十四军纪念馆意外发现后,进行跟踪调查,经省民政厅审核,吴九成老人被确认为江苏省唯一健在的红十四军失散人员。百岁老红军吴九成的故事先后在《中国火炬》、《大江南北》、《铁军》等杂志刊出后,钱鸿江又成了“大忙人”,闻讯赶来的各大新闻媒体接踵而至,各种活动纷至沓来,有关部门组织慰问、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的人员络绎不绝,钱鸿江将红军的革命精神传得更广更远更活。

谈起红色教育,老钱更是浑身充满干劲。他说,一定要用好蒋垛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擦亮苏维埃纪念馆的红色名片,讲好百岁老红军,抗日支前老模范、348名蒋垛革命烈士的红色故事,为培养新时代的红色接班人奉献自己的全部光和热。


版权所有:中共泰州市委老干部局    备案号:苏ICP备16011111号-1

联系电话:0523-86363255    传真:0523-86361512

离退休干部工作

江苏老干部

泰州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