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父子同心,黄土变金”“远亲不如近邻”……翻开76岁靖江退休教师洪海源搜集并手写整理的家规家训,一些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语句映入眼帘。这些浓缩于笔墨间的文字不仅蕴涵着传统文化的深沉力量,也承载着对后人的期望与鞭策。
洪海源先后整理出了四个版本的家规家训辑。“前几年,我市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孤山镇、城北园区委托我们协助整理家规家训。我就从搜集的民间文学资料中整理出了100条,手抄誊写在了稿格本上。”洪海源介绍,这是他第一个版本的家规家训专辑。后来,他又对现有资料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整理,将家规家训扩充到了150条,交给了靖江市城北园区新一社区,成为家规家训的第二个版本。
“教了一辈子书,洪海源是个热心肠的人。”新一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戴坤生说,洪海源退休后一直热心公益事业,是社区先进“五老”志愿者,平时就关心下一代成长,积极主动参加校外辅导站活动,帮扶困境儿童。在洪海源整理的家规家训中,有不少靖江人口口相传的内容。社区专门从他整理的150条家规家训中挑选了28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家规家训,印成宣传单,在社区广泛宣传,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前段时间,在靖江市征集好家规、好家训的相关活动中,他又在两个版本家规家训的基础上,凝练誊写了133条符合征集要求的家规家训。
“家规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人生哲理,也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与策鞭。”洪海源说,希望家规家训能给年轻一辈带来些启示,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