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鸣岗——与红领巾的不解之缘
“同学们,一个暑假不见,又长高了、壮实了,今天爷爷要考考你们,好吗?”
“好的好的。”“爷爷快问。”
“大家还记得少先队是谁领导的吗?”
“中国共产党。”
“真棒。今天呀爷爷就给你们讲讲中国共产党刚刚举办的大活动。”
这样一场趣味横生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校园宣讲正在靖江市城北小学周鸣岗工作室进行着,被学生们围在中央的老者就是城北小学少先大队辅导员周鸣岗老先生,今年已经96岁高龄。周老已经当了71年少先队校内外辅导员,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参加过全国第六次少先队工作会议。周老一辈子 扎根在基层少先队活动研究中,始终将少先队工作当作自己的奋斗事业,为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以爱育人,做少先领域的开荒者
1952年,23岁的周鸣岗走上工作岗位,担任新港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彼时的中国少先队建队尚不满3年,各项活动方兴未艾。年轻的周鸣岗有一股冲劲,虽然策划了不少活动,但学生主观参与性不强,效果不尽如人意。经过几次尝试,周鸣岗意识到,辅导员应该从少先队员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活动能力等实际出发,让队员成为活动的主人,才能达到活动育人的效果。
后来,周鸣岗调任孤山小学任职。一次,周鸣岗带领少先队员们爬山。不少孩子的衣服沾上了野草种子,便向周鸣岗询问:“老师,为什么种子会挂在衣服上?”“蒲公英为什么是毛茸茸的呢?”面对孩子们的疑问,周鸣岗灵机一动,就地取材,辅导孩子们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并去了解它们的传播知识。最后,周鸣岗在班里策划开展了一次“种子漫谈会”活动,让大家进行交流。同学们参与积极性很高,积累了不少植物知识。
春节期间,周鸣岗组织队员们开展“抄春联,议春联”活动,引导孩子们在拜年时留心门上的春联,弄懂春联的含义。这一活动简单易行,队员们动脑、动手,玩得很开心,也受到了实实在在地教育。此后,周鸣岗策划组织的每次活动都从身边取材,并让队员们自己思考、组织,这些做法极大地调动了队员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活动越发有声有色,收到了空洞说教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
硕果累累,做少先之树的守护者
在农村少先队这块园地里,周鸣岗辛勤耕耘,探索少先队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做出了优秀的成绩。1956年他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同年10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师。1960年5月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工作者,6月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受到团中央的表彰。
1979年,全国少先队开展“我们爱科学”活动,为了推动农村“我们爱科学”活动的开展,在周鸣岗的精心辅导下,城北小学少先队部为全省辅导员提供了活动现场。同年10月,他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出席了全国第六次少先队工作会议。在收到会议处通知,党和国家领导人要接见参加会议的辅导员时,大家激动万分。周鸣岗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那天是1979年10月19日,是他永远忘不了的幸福时刻。排队拍照时,他很幸运地站到了第二排,与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地握了手。他说,小小的农村少先队辅导员被隆重接见,说明党和国家重视少先队工作,重视培养祖国未来的花朵。自此周鸣岗更加坚定信念,与星星火炬相伴相随了一辈子。
周鸣岗热爱少先队工作,不管是工作中的经验、体会还是失败的教训,他都细心地记录下来,整理成册,写下了几万字的教育笔记,并将有效的活动方案发表到报纸杂志上。他先后被《辅导员》《中国少年报》聘请,担任特约通讯员。1980年6月,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办了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讲习班,周鸣岗作为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又一次接到了会议邀请。周鸣岗主讲的“从实际出发开展少先队活动”得到了与会人员的称赞,他总结的开展农村少先队活动的“就地取材、有的放矢、形式多样、简单易行”的十六字法则,受到广大辅导员的广泛认可和推广。
弦歌不辍,做少先之路的陪跑者
在周鸣岗的相册里,每一张照片都有简单的注释。其中有一张照片的注释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照片中他坐在椅子上,七八位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围坐在他身旁,他正满面笑容的和孩子们讲抗日根据地生祠镇东进村的故事。翻开他的相册,每一张与孩子们一起开展活动的照片,他都注释为“和孩子们在一起”。
1983年,退休后的周鸣岗依然像照片中那样,和孩子们在一起。他继续留在城北小学从事少先队工作,由他牵头策划实施的“我们天天像雷锋”“家规家训伴成长”等活动,延续至今,仍是学校的德育品牌。在他所居住的北大街社区,由他发起的“社区三好学生”评选活动已坚持很多年,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在参与评选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长。
从1994年起,每年他都会结合时代背景设置主题策划开展各项活动。1999年,江阴长江大桥通车,他组织“老少同车下江南”活动,让少先队员听渡江老战士讲渡江故事,并在乘汽渡和过大桥两种方式中,感受大桥通车带来的交通便捷;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他组织“红领巾寻访老中青共产党员”活动,让学生们听不同年代的党员讲故事,感受幸福生活;文明城市创建中,他开展“红领巾观察社区是与非”活动,让少先队员走进社区,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增强公德意识;他组织社区留守学生成立了“宏志小分队”,让他们来家中免费补习、进行思想教育,带他们访问知荣明耻的典型,参观靖江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基地等,孩子们都亲切地称他为“代理爷爷”。
70年光景弹指一挥间,周老师慢慢成了周老,虽已是鲐背老人,他却依旧热心少先工作,积极参与辅导全市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讲靖江光荣的革命史。他总是开玩笑地说:“自己估计是靖江最忙的‘90后’”。但是只要有一点光,就要发挥余热。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少先队要坚持开展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活动,更好地为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把广大少年儿童团结好、教育好、带领好”的要求,为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