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老干部群体作为重要治理资源的价值日益凸显。海陵区深入贯彻《泰州市离退休干部党建助力基层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精神,通过实施“时光信托 金枫善治”“我为基层治理献一策”等项目,积极探索银龄力量助力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近日,城中街道泰山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紧扣全区工作部署,召开“银龄献策·共治共享”专题座谈会,邀请20余名老党员共商治理良策。

高位谋划,构建银龄治理新格局
活动由泰山社区党委书记孙如华主持,他动情表示:“离退休干部党员既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更是基层治理的宝贵财富。从年均调解数十起邻里纠纷的‘老娘舅’,到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建设的‘金枫志愿者’,再到如今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的‘银龄顾问’,老党员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退休不褪色’的初心答卷”。当前,泰山社区党委紧扣《“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要求,着眼“银发浪潮”带来的治理机遇,系统构建“党建+银龄智库”工作机制,通过建立“银发人才库”分类管理、打造“桑榆乐园”品牌、完善“我为基层治理献一策”常态机制三项举措,推动老年群体从“服务对象”向“治理主体”转变。

精准发力,聚焦治理痛点谋良策
座谈会上,老同志们立足社区实际,围绕治理痛点,提出务实建议。老党员黄玉英聚焦“全龄友好社区”建设,建议探索“绿化责任田”、邻里携手互助、小区停车位动态管理等制度,由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牵头组建养护、管理、结对小组。老党员袁志萍针对环境治理难题,提出绿色环保宣传队、橙色卫生监督岗、红色党员责任区的“三色管理法”,构建长效治理体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李爱华则倡导延伸“桑园乐园”品牌内涵,设立多功能“老党员工作室”和“银发生辉”服务队,统筹开展理论宣讲、法律援助、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
社区工作人员现场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将收集到的27条建议分类归入基础设施改善、文化服务提升、治理机制创新三类,特别对“组建老年艺术团促进社区融合”“建立邻里议事角完善协商机制”等6项可行性建议,当场明确责任人员与推进时限,确保“金点子”落地见效。

固化成果,打造共建共享新范式
此次“银龄献策·共治共享”座谈是对离退休干部党建助力基层治理工作的有力探索,泰山社区党委着力构建“双循环”工作机制:对内完善“提议-协商-实施-反馈”闭环流程,对外链接辖区单位建立“银龄人才共享库”。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同步推行“四联工作法”:组织联建凝聚向心力、资源联享激活内生力、活动联办增强吸引力、服务联动提升实效性,推动银龄力量深度融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治理体系。
泰山社区的实践印证,离退休干部党员是基层治理的有生力量,他们的党性修养为基层党建大格局注入红色动能,人生阅历是培育社区文明的重要资源,时空优势更使其成为矛盾纠纷调解、公共事务监督的中坚力量。
夕阳辉映党旗红,银龄赋能治理新。海陵区将以“海陵金枫”品牌为引领,充分发挥泰山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等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持续完善“银龄人才”培育机制,搭建好“金点子”平台,通过设立“金枫生辉工作室”、组建专业服务队、建立积分激励机制等举措,真正把“银发力量”转化为治理效能,在基层大地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