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发挥作用
 

兴化:执“党建+银龄”之笔 书写基层治理新答卷

信息来源:兴化市委老干部局    发布日期:2025-06-19 15:22

近年来,兴化市委老干部局创新探索离退休干部党建与城市基层党建深度融合的实践方法,将银发力量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红色动能,走出一条具有兴化特色的“党建+银龄”治理新路径。

激活银辉组织根系,织密退休党员基层治理网。通过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末梢。三级联动组织架构以“市—镇(街)—村(社区)”为框架,创立三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体系,采取组织推荐、个人申报、定向邀约等方式,动态吸纳教育医疗、农业科技等领域的银发人才,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三级智库网络。开辟“嵌入式”阵地矩遵循“阵地前移社区、力量扎根网格”理念,建成20个老党员工作室,组织300余名社区志愿者开展环境整治、政策宣讲等活动,构筑纠纷调处、小区管理、产业帮扶等5大服务板块,已妥善解决民生诉求125件次。优化1+8+N”联盟模式统筹39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资源禀赋,推进8个特色党建联盟迭代发展,实施教育共抓、平台共建、项目共推的“三共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联动昭阳街道文林社区打造“爱心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品牌,在慰老助老、扶贫助困等志愿活动中服务群众13000多人次。  

构建银龄教育磁场,抓实理论学习助力基层治理。建立覆盖全链条的教育体系,推动离退休干部理论学习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创新“多维化”学习体系依托“银发宣讲团”“红色故事汇”等载体,开展“四进四讲”活动131场次,辐射群众超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学习,利用微信公众号、网上专题报告会等推送“云课程”30场,组织年轻干部“结对送学”300余次,实现教育对象全域覆盖。深化场景式”教育实践组织老干部赴周恩来纪念馆、苏中公学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境教学,结合“板桥书画研究会”“垛上大讲堂”等平台,举办党史讲座、诗词书画展46场次,促进理论学习可视化、场景化。健全长效化”培机制。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组织部门年度计划,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去年以来,累计培训支部书记、联络员230余人次。通过“片区交流观摩会”“银青结对”等机制,推动新老互动、优势互鉴的成长生态,形成薪火相传、互学共进的培育格局。  

      释放银发智慧动能,打造基层治理生力军团。以专业化、品牌化、社会化路径激活银发人才效能,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赋能的跃升。“专业化”人才智库体系。组建覆盖医疗、法律、文艺等领域的银发人才库,汇聚686名专业人才。成立董景云剧目工作室、汤红英淮剧工作室等12个文化平台,组织银龄创作团开展诗词、戏曲等创作,其中《兴化的桥》《拉纤号子》等作品获省级奖项,以文化浸润提升社区治理温度。打造“全领域”服务品牌矩阵。探索“四位一体”志愿服务品牌打造路径,育成“银发三长”“银龄红管家”“昭阳红”“志愿服务孵化基地”等项目。“银龄红管家”开展“微更新”工程,开展文明督导、绿植养护等专项行动,清除楼道牛皮癣200余处,规划车位30个,推动社区环境实现“颜值+品质”双提升。深化社会化联动机制。深入推进“枫桥经验”本地化实践,组建银龄法律宣讲团开展入村组、进企业服务,通过“预约—咨询—调解—回访”闭环模式化解矛盾纠纷。朱连调解工作室累计调解案件3284件,荣获“江苏省金牌个人调解工作室”;老党员仲维桃以聊天调解化解邻里纠纷,形成“矛盾不出巷、服务在家门”的治理新业态。

版权所有:中共泰州市委老干部局    备案号:苏ICP备16011111号-1

联系电话:0523-86363255    传真:0523-86361512

离退休干部工作

江苏老干部

泰州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