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和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的重要回信精神,海陵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采取“四项措施”,扎实推进“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活动,力促学深悟透、笃行见效,引领全区离退休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银龄华章。
统筹谋划、精心组织,筑牢专题调研“强根基”。将活动作为发挥银龄独特优势、服务中心大局的重要载体,强化顶层设计。一是提高站位、周密部署。区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及回信精神,构建由老干部局牵头,组织部、卫健委、住建局等多方协同的高效联动机制。立足省市要求与海陵实际,精准制定活动指南。二是系统联动,全面覆盖。以基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单元,实现各领域老同志广泛参与。举办全区“铸魂强基 赋能领航”党建培训班,统一部署要求。结合实地走访、业务辅导等工作,压实各级责任,确保支部活动高质量开展。三是资源整合,保障有力。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兜底支撑,精选区内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调研点位,组建服务保障团队,为老同志实地考察、深入研讨提供坚实保障和优质服务。
深学细悟、凝心铸魂,点燃银龄向党“新引擎”。将学习回信精神与党的创新理论贯通融合,引导老同志筑牢信仰之基,激发奋进动能。一是聚焦主题“系统学”。紧扣“深学细悟、笃行实干”核心,组织老同志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校准“银发担当”时代坐标。二是创新载体“灵活学”。 采取“集中+分散”“线上+线下”“理论+实践”多元模式,编印《“海陵金枫”政治学习工具书》和“‘码’上听学”卡片,综合运用广播传声、视频导学、党课精讲等“短平快、小而精”的多元化载体,增强学习吸引力和实效性。三是融会贯通“思考学”。 开展“回信精神大家谈”专题研讨、微感言征集等活动,引导老同志带着问题、联系实际、结合阅历深入学习,积极撰写学习心得、畅谈真知灼见,以学促思、以思促行。
躬身一线、广集良策,激活改革发展“智慧源”。将深入调研作为检验学习成效、汇聚银龄智慧的关键环节,组织老同志察实情、献实策。一是聚焦中心“选题准”。 紧密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精心设计主题路线,如组织四套班子老领导考察长城汽车泰州基地、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等产业科创前沿;组织老科协专家开展城建发展研讨、赴靖江学习先进制造业经验,精准把脉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入基层“调研实”。 摒弃“走马观花”,倡导深入田间地头、项目现场、社区网格开展“沉浸式”调研。如农业系统老同志走进“花栖云里”智慧农业馆、农业展示馆、多彩垎岸农文旅项目等乡村振兴现场,直观感受现代农业成果,与基层干部、技术骨干面对面交流,在“银发智汇”中碰撞思想火花。三是汇聚智慧“建言精”。 及时组织“银发议事会”“我为基层治理献一策”等活动,引导老同志提炼真知灼见。如泰山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召开“银龄献策·共治共享”专题座谈会,20余名老党员围绕“基础设施改善、文化服务提升、治理机制创新”三类主题,提出27条有效建议。
搭建平台、长效赋能,谱写银龄生辉“新篇章”。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与多元平台,推动成果转化,持续释放银龄动能。一是成果转化“见实效”。 系统梳理、分类汇总老同志的意见建议,形成全区“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报告。建立“银龄建言”反馈采纳机制,推动可操作、有价值的建议转化为具体决策与工作举措,确保“金点子”结出“金果子”。二是平台拓展“常态化”。 推广“金枫生辉工作室”、“银发睦邻”志愿服务团队等模式,打造常态化建言交流阵地。发挥省“六好”支部示范效应,创新“医科共建”“医社共建”等工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三是典型引领“氛围浓”。 大力宣传周宏林、李顺宗等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讲好“银发助力改革发展”的海陵故事。擦亮“海陵金枫”品牌矩阵,鼓励支持、大力引导“郑美琴消费维权工作室”“老书记工作室”等品牌发挥长效作用,营造尊老敬老、崇尚“退休不褪色、余热亦生辉”的浓厚社会氛围,凝聚起银龄心向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