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省离退休干部“六有一提升”示范党支部——白马镇老干部党支部,精心打造“青蓝”老党员工作室,持续弘扬优良传统、释放“银龄”力量,使之成为老党员助力基层、服务群众的“纽带”,用实干担当为基层排忧解难。
一、授人以渔,吹响“银龄说”号角。“如何协助企业做好厂房搬迁工作?”“怎么说服群众拆除违章建筑?”“年轻村干部如何快速融入农村?”在白马镇前进村村部会议室内,村“两委”班子成员正与退休干部张宏山、王筛根热烈讨论着。2022年3月,青蓝老党员工作室创新打造“银龄说·微讲堂”,充分盘活老党员的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帮助基层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和业务水平。通过“在职党员‘点单’—工作室‘派单’—老党员‘接单’”模式,先后走进机关、社区、企业,开展了“与老书记对话”“青蓝思想荟”“车间微讲堂”等活动,指导年轻村干部顺利解决了拆迁动员、违章拆除、群众上访等棘手问题10件,为基层治理贡献了“银龄”力量。
二、结对帮扶,护航“下一代”成长。“金秋助学”行动是工作室的光荣传统之一,老同志们把关心下一代作为己任,多年如一日地关爱、帮扶困难学子。陈家村的小晨是工作室帮扶成果的一个生动缩影。驻室老党员在走访村居时,留意到小晨的艰难处境:父亲失联,母亲病故,50多岁的爷爷靠打工每月只有2000元收入,生活捉襟见肘。为了让困境学子能心无旁骛地读书,工作室不仅送上助学金,还时常上门探望、赠送书籍,勉励他们坚定信念、刻苦学习。近几年来,工作室助力困难学子求学追梦的善举就从未间断,老党员挂钩到7个村(社区),每年8月都会上门走访、主动捐资,累计为50余名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6万余元。老党员康霞昌介绍:“秋季是开学季,我们每年夏天都会及时和村居对接,获取困境家庭的信息,动态化结对帮扶,和他们共渡时艰。”
三、出计出力,托举“新农人”梦想。“夏季高温季节施药,更要注意兑足水量,保证稀释倍数,切忌浓度过高……”时值盛夏,在岱白村的孔氏农场,农业条线老党员李广文向村民反复叮嘱着农药喷洒注意事项。作为农业大镇,近年来,白马镇大力招引“新农人”回乡创业,面对“新农人”平台少、资金紧的困境,工作室老党员主动就位,一方面担任技术顾问,指导种田大户规范种植,探索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组建植保机械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典范。另一方面,老同志们运用自身人脉优势,积极对接金融部门,争取到了政策资金70万元,资助了4个小型农场和3个特色种养殖项目,全力托举“新农人”的“田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