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兴市广陵镇,活跃着一群特殊的“银发老师”。这些退休老干部自发组建公益暑托班,与孩子们围坐一堂,细致解答疑惑,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用余热温暖着每一颗求知的心,共同书写知识传承与代际交融的动人篇章。
银发解惑,传递岁月温度。面对孩子们求知的目光,老干部们怀揣着分享知识与经验的热忱,娓娓道来。从古诗词的诗意解读,到数学题的思路梳理,每一个知识点,都因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而变得生动立体。他们还穿插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作注脚,“当时的我们还是背着煤油灯读书,借着月光演算习题嘞”。朴实的话语里藏着时光的重量,让孩子们在对比中懂得珍惜当下的优渥资源。课堂上,知识养分悄然流淌,孩子们在汲取中触摸到岁月沉淀的温暖,更读懂了老一辈的坚守与热爱。
稚嫩童言,点亮青春朝气。许多孩子主动举手提问,从知识学习到生活应用,思维的火花在老少的对话间碰撞。孩子们用童真视角,为知识赋予新的思考维度,也让“银发老师”们感受到青春的蓬勃力量,这种双向的启发与共鸣,让知识不再是刻板的文字,而是在互动中不断生长的生命体,知识点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抽象的道理变得可触可感,也让整个课堂始终洋溢着青春的鲜活与力量。
跨代互动,织就温暖纽带。趣味互动是暑托班的固定环节,孩子们拉着老同志们的手,教他们玩起当下流行的拍手游戏,嘴里念着节奏明快的童谣,长辈们跟着节奏笨拙地模仿,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而老同志们则带着孩子们玩起“丢手绢”“跳房子”等承载着童年记忆的老游戏,边玩边讲解游戏里的门道,“丢手绢要轻手轻脚,才能不让小伙伴发现”“跳房子的格子要单脚跳,这可是有讲究的”。在一来一往的游戏互动中,年龄的隔阂悄然散去。
这一“老少同堂”模式,是广陵镇探索多元教育、促进代际融合的创新尝试。老干部群体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成为知识传承与发扬的“银发力量”,为孩子搭建起接触多元视角、学习多样智慧的平台。下一步,泰兴市广陵镇将继续积极统筹“银发力量”,持续开展多样活动,构建起“老”与“新”之间的桥梁,让青春与白发同辉、传承与成长并行,书写基层教育与人文关怀交融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