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泰州市委老干部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经验和威望优势,以“党建红”引领“夕阳红”,聚焦产业转型、水韵名城、文化传承、民生幸福四大领域,以银发力量助力泰州“产水文人”四篇文章高质量发展。
产业振兴添智赋能,老专家激活发展动能。
聚焦“产业强市”战略,依托“泰州老干部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240多个老干部志愿服务队,涵盖志愿者8000多人,实现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志愿活动“一站式”管理。分层分级建设涵盖党建、经济、科技、医疗、农业、法律、教育、文化、管理等9个领域1600多人的“泰有为”人才库,定期组织学习培训、交流研讨,培养了一批银发志愿骨干。靖江市聚焦市委“三个大抓”部署要求,组织本土“老字号”专家助企10多个,指导农业项目6个,获得专利授权3个,为产业转型注入智慧动能。
水韵名城共治共享,老党员守护碧水清流。
围绕“水润泰州”生态名片,积极孵化“银系列”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推广“银发三长”、“银龄红管家”等经验做法,各地招募“银发河长”1381人、“银发路长”1196人、“银发网格长”2086人,志愿服务覆盖437条镇(村)级河道,助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城风貌。常态化组织老专家进社区宣讲水资源保护知识,带动1000余名居民参与护水行动,形成全民治水新格局。在江苏好润生物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几名科技银发专家详细了解集团成长进程并进行技术指导,建议要聚焦时代热点专注水产生态健康养殖,不断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文化传承守正创新,老艺术家绽放时代光彩。
深耕“文化名城”建设,打造“双线融合”传播矩阵。线上连续举办五届“翰墨飘香歌盛世、丹青溢彩贺新春”书画摄影展,参与受众累积达10万次。线下泰州市老干部京剧团精心编排的原创节目《京腔京韵梅乡情》登上泰州梅兰芳艺术节大舞台;集邮协会的老同志们坚持开展“大手牵小手,集邮路上一起走”活动十多年,以邮为媒,传递红色基因,让传统文化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新生。兴化市发动62名“银龄红管家”带领银发志愿者开展“苏超赛文明观球”引导服务,营造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氛围。“昭阳红”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文化传播阵地作用,为300名来泰互动的徐州球迷提供义务讲解,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片。
民生为本暖心护航,老模范传递城市温度。
践行“民生幸福”理念,深入实施“幸福泰州健康行”项目,由市委老干部局+市(区)委老干部局+基层党委政府“三级联动”,组织1600多名银发专家和志愿者,开展“点单式、精准化”服务。3年多来,走进靖江生祠、泰兴黄桥、兴化中堡等地,开展了14场送政策、送技术、送健康、送文化、送法律“五送”活动,惠及基层群众。该项目获评2024年江苏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成为破解社区难题的“金钥匙”。泰兴市建成20个老党员工作室,实施“银领村规民约”“银盾先锋”“睦邻调节队”等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基层治理等志愿服务500余次。姜堰区探索开展“解忧名师工作队”,每月走进社区,直接参与化解物业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解决民生痛点难点堵点,提升群众幸福感。